![]() |
---|
親本來源:深51S(♀) R7183(♂)
選育單位:深圳市兆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
品種類型:秈型兩系雜交水稻
· 2012年江西審定,編號:贛審稻2012007
特征特性:全生育期133.3天,比對照II優1308遲熟5.0天。該品種株型適中,葉色濃綠,葉片挺直,田間長相清秀,分蘗力強,稃尖無色,穗大粒多,結實率高,熟期轉色好。株高123.1厘米,畝有效穗16.4萬,每穗總粒數167.7粒,實粒數138.9粒,結實率82.8%,千粒重26.1克。出糙率80.9%,精米率69.6%,整精米率60.0%,粒長7.2mm,粒型長寬比3.4,堊白粒率15%,堊白度1.2%,直鏈淀粉19.6%,膠稠度60mm。米質達國優2級。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:穗頸瘟為9級,高感稻瘟病。
產量表現:2010-2011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,2010年平均畝產550.69公斤,比對照II優1308增產1.22%;2011年平均畝產604.00公斤,比對照II優1308增產4.47%。兩年平均畝產577.35公斤,比對照II優1308增產2.85%。
栽培技術要點:5月15日左右播種,秧田播種量每畝7.5公斤,大田用種量每畝0.75-1.0公斤。秧苗4.5-5.5葉齡移栽。栽插規格6寸×6寸,每穴插2粒谷。畝施25%水稻專用復混肥40-50公斤作底肥,栽后5-9天結合施用除草劑畝追施尿素8-9公斤,孕穗期畝追施氯化鉀8-10公斤,后期看苗補施穗粒肥。干濕相間促分蘗,夠苗曬田,有水孕穗期,淺水抽穗,濕潤灌漿,后期不要斷水過早。大田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,及時防治稻瘟病、紋枯病、二化螟、稻縱卷葉螟、稻飛虱等病蟲害。
· 2014年安徽審定,編號:皖稻2014003
特征特性:株型適中,葉色濃綠,稃尖無色。2011年、2012年兩年區域試驗結果:平均株高125厘米、畝有效穗16萬、每穗總粒數206粒、結實率83%、千粒重27克。全生育期142天左右,比對照品種(Ⅱ優838)晚熟3天。
抗性表現: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,2011年中抗稻瘟?。ňC合抗指3.75),高感稻曲?。ú≈?4.50),感紋枯?。ú≈?7.1),感白葉枯?。ú≈?3.89);2012年中抗稻瘟?。ňC合抗指4.25),抗稻曲?。ú≈?.34),感紋枯?。ú≈?7.01),中抗白葉枯?。ú≈?3.89);2013年抗稻曲?。ú≈?.20)。
品質表現: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,2011年米質達部標1級,2012年米質達部標2級。
產量表現:在一般栽培條件下,2011年區域試驗畝產612.54公斤,較對照品種增產5.28%(極顯著);2012年區域試驗畝產633.79公斤,較同組平均值增產4.99%。 2013年生產試驗畝產609.94公斤,較對照品種增產6.75%。
栽培技術要點:1、適時播種。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。2、培育壯秧。用透氣性好的袋子浸種催芽,秧田播種量每畝7.5公斤,大田畝用種量0.6-1.0公斤,稀播勻播,泥漿踏谷。3、適齡移栽。一般水育小苗4.5-5.5葉左右移栽。4、適當密植。插植密度以20×27厘米為佳,每蔸插2粒谷苗。5、合理施肥。重施底肥、早施追肥、后期看苗補施穗肥。6、科學管水。分蘗期干濕相間促分蘗,并及時落水曬田,孕穗期以濕為主,抽穗期保持田間有淺水。灌漿期以潤為主,干干濕濕,切忌落水過早。7、病蟲防治。堅持強氯精浸種,預防惡苗病發生。大田期及時施藥防治二化螟、稻縱卷葉螟、紋枯病等病蟲害。
· 2015年湖南審定,編號:湘審稻2015017
特征特性:該品種屬秈型兩系雜交遲熟中稻。省區試結果:在我省作中稻栽培,全生育期平均148.1天。株高113.3厘米,株型松散適中,葉姿直立,生長勢強,葉鞘綠色,稃尖稈黃色,短頂芒,葉下禾,后期落色好。每畝有效穗14.4萬穗,每穗總粒數197.0粒,結實率81.6%,千粒重26.6克??剐裕喝~瘟3.5級,穗頸瘟4.7級,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3.0,白葉枯病5級,稻曲病4.5級。耐高溫能力中,耐低溫能力強。米質:糙米率81.2%,精米率72.3%,整精米率61.3%,粒長6.8毫米,長寬比3.4,堊白粒率19%,堊白度3.6%,透明度1級,堿消值6.0級,膠稠度50毫米,直鏈淀粉含量22.0%。
產量表現:2013年省區試平均畝產605.52公斤,比對照增產7.93%,增產極顯著。2014年省區試平均畝產609.14公斤,比對照增產5.9%,增產極顯著。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07.33公斤,比對照增產6.92%,日產量4.11公斤,比對照高5.63%。
栽培技術要點:4月下旬播種,秧田每畝播種量7.5~8.5公斤,大田每畝用種量0.75~1.0公斤;每畝插1.1~1.3萬穴、基本苗6~7萬苗;適宜在中等以上肥力水平下栽培,施肥以基肥和有機肥為主,前期重施,早施追肥,后期看苗施肥;在水漿管理上,做到前期淺水,中期輕擱,后期采用干干濕濕灌溉,斷水不宜過早。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、稻曲病、稻飛虱等病蟲害。